校园新闻

THIS NAME

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主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我校一课程获批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5-03-27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二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评选结果,我校罗小娇教授团队组织的《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课程成功入选。这不仅是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标志着学校在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以及深化教育教学创新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深度融合,打造育人新范式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课程是城乡规划(五年制)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l连接的关键性桥梁课程。罗小娇教授团队在课程建设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命运共同体的思政教育理念与工程教育理念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在课程内容建构上,团队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出发,融合“三热爱”(热爱自己、热爱祖国、热爱行业),从而有效驱动学生实现匠才、匠品、匠心的个人成长变化。在课程中不断更新课程思政案例库,确保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例如,在讲解造型方法时,融入园林巨匠孟兆祯院士的生平及其“六法”结构,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大国工匠精神。

创新模式,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教学团队在教学中,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自主学习线下互动拓展,全程检测反馈。依托智慧课堂和AI助教,课前教师构建学习情景,学生自主探索;课中教师组织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后教师引导学生成长,学生进行学习实践。在实训教学中开展工学结合的项目式教学,依托景观规划设计流程,设计教学实施步骤,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分组研讨,“师-生-机”互评成果等方式,有效提升教师研究性的教,帮助学生进行挑战性的学和创新性的做。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课程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辛勤付出和协作精神。团队由多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师组成,他们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资源建设等方面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教学合力,他们致力于推动思政育人实效,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指导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注重融入多元地域文化,参与下乡服务项目20余项,学生将绿色生态等文化形态与设计实践相结合,作品形式丰富多样,并有5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近年来,参与景观竞赛和工程项目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许多毕业生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并对规划设计行业充满热情,获得了多方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以点带面,推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

罗小娇教授作为团队负责人,长期致力于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她表示:“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贴标签’,而是要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价值观的熏陶。”在她的带领下,团队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课程的成功入选,不仅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树立了标杆,也为其他课程的思政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近年来,学校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课程思政全覆盖。他们通过举办教学竞赛、开展专题培训、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同时通过教发通平台开放课程思政专家精品课,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涵盖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教学案例、实践方法等多个方面,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多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上一条:喜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省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中荣获特等奖 下一条:祝贺:我校学子在2024四川省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中获佳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