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教育评估院发布《关于2025年教育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案例获奖名单的通报》,本次共评出全学段获奖案例183个,其中一等奖21个、二等奖41个、三等奖121个。我校斩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个,成为全省唯一在三个奖项均有获奖的高校,也是全省唯一获得一等奖的民办本科高校,成功实现学校在教育评价改革领域省级奖项的“零”突破,标志着我校推进综合改革以来,在教育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工作中取得里程碑式成果。
一等奖案例:《能力导向・多元协同・数智赋能——全场景学生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该案例以商科学生评价改革为核心突破点,创新构建“能力导向、多元协同、数智赋能”的全场景评价体系。通过三大关键举措实现革新:一是重塑课堂学习、实践实训、企业实习三类评价场景,打破传统评价时空局限;二是协同学校教师、企业导师、行业专家、学生自身四维评价主体,确保评价维度全面客观;三是贯通“目标设定—过程追踪—结果反馈—优化改进”四阶递进式评价流程,形成校企能力精准对接、评价动态闭环的良性机制。通过体系落地,有效促进学生知识掌握、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数字经济时代培养“懂理论、通实务、强技能、善创新”的高素质商科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二等奖案例:《技术赋能・多元协同——PDM系统赋能教育评价改革新范式》
该案例以PDM系统(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anagement)为技术底座,紧扣“技术赋能评价改革,多元协同驱动培养”总体思路,构建“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精准施策”的完整工作闭环。该方案深度支撑学校“3331”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实现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评价,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评价+培养”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为应用型高校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案例实施以来,有效助力学校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有理想、多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进一步凸显我校作为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成效,形成独具特色的“绵城范式”。
三等奖案例:《以赛促教 以评提质——教师教学竞赛改革实践与创新》
该案例聚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构建“赛教评”深度融合的改革体系。在机制建设上,建立“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竞赛衔接机制,配套“公平选拔—精准培训—多维激励”全流程制度,为教师成长筑牢制度基础;在能力赋能上,依托学校PDM自主管理系统,打造“理念更新—方法创新—技术融合”三维赋能路径,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与课堂实施能力;在成果转化上,构建“竞赛反哺教学、教学驱动竞赛”的协同发展生态,将竞赛中的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转化为普惠性教学资源,形成“以赛促教、以评提质”的持续改进闭环,推动教学能力与教育质量的良性循环,打造出具有绵阳城市学院特色的教师发展与教学质量提升新模式。
此次全层级奖项的斩获,是对我校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学校推进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缩影。未来,绵阳城市学院将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指挥棒”,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为建设“西部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一审/一校:李鹏
二审/二校:罗小娇
三审/三校:周海波
供稿部门:教学服务中心 图文:袁帅
下一条:致远讲坛|“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教学改革和智慧课程建设”专题培训成功举行
【关闭】